近日,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北京举行,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张蔷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张蔷,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常委。
天津市保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老年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总医院保健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第五届人民名医·优秀风范、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保健管理分会副主委、天津市医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天津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天津市老年健康质控中心主委、总医院医工结合临床科技转化中心主任。
承办全国老年医学会议
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作为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的一员,张蔷教授积极投身学会工作。在历届主委的带领下,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承办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助力搭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促进老年医学学科创新与发展。 2024年10月,张蔷教授带领团队,承办全国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老年医学学术会议(CGS2024)。大会以“新质惠老龄、健康共发展”为核心理念,集中展示了老年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老年科医护人员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提升天津市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推动老年健康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聚焦全国人才梯队培育
打造老年医学教育高地
张蔷教授
高度重视 老年医学
人才培养,作为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
60余人,培养的学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项目、国家奖学金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成为学科骨干,为老年医学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面对老年医学人才紧缺难题,带领团队积极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紧缺人才培训班,自2020年获批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以来,已连续多年承接培训项目,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持续提升。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老年专科医师培训、
进修医师培养及继续教育工作,多次获得天津医科大学
“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评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引领科技创新攻坚
推动医工结合与
成果转化
张蔷教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领域痛点难点,聚焦老年慢病及老年人高发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围绕睡眠呼吸障碍与多脏器损伤开展包括危险因素、发病机理、诊治一体化等临床和基础研究,围绕老年重症肺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认知障碍等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及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本专业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本,参编共识/指南5部,申请专利6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强化老年医学学科优势
构筑
高水平学科平台
在张蔷教授带领下,天津医科大学 总医院老年病科先后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临床重点学科,获批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天津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增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大慢病规范化智慧化管理中心),成功筹建天津市老年健康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总医院
“医工结合临床科技转化中心”。
同时带领医院开展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医疗+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推进AI、大数据等临床应用场景和医疗服务数智化转型。
聚焦老龄健康
创新医疗服务
张蔷教授 带领团队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充分发挥
老年医学
专科平台优势,
创新开展高龄老人有创检查及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等临床新技术,提出风险管控原则;广泛开展老年综合评估等专科技术,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注重医疗的整体性、连续性,降低了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培训,努力打造区域老年急危重症救治高地;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广应用睡眠障碍与老年慢病的筛查评估,提高了慢病管理水平。
团队将持续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推动老年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