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国际合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而努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作为天津市唯一参展的医院亮相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天津展区”生物医药板块精彩呈现。总医院智慧医疗展区分别从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智慧医疗驱动医疗服务全过程等方面,重磅打造沉浸式“智慧医疗”互动体验展区。
从AI辅助临床诊断、创新药物研发到可穿戴设备,立体展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智慧医疗与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慧医疗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与医疗场景的融合
正阔步向智能化和精细化迈进
医疗大模型基于数据
辅助临床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现资源智能高效配置
亮相博览会
总医院科技成果亮相天津展区
总医院科技创新与智慧医疗展区
01党建引领、数据驱动,智慧管理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
院党委充分发挥医院综合专业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学科、人才等各项工作改革创新,“国考”重返全国百强,位列“A+”序列,天津市首位,医疗运营指标突飞猛进,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02医工结合、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打造高水平医工结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签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开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举办医工转化学术论坛,院士专家汇集,全景式探讨医工结合临床科技转化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趋势。2022年以来,医院集中获批筹建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为医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高水平研究平台支持。
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价值专利突破性增长。2022年以来,集中获批9项国家级重点类科研项目。2023年以来,共授权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授权总量较同期翻了4番,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03医疗大模型与可穿戴设备应用临床新实践
党委书记、互联网医院院长张蔷教授领衔多学科专家研发5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远程健康管理平台,包括远程老年综合评估管理平台、肺癌筛查早诊互联网管理平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平台、远程心脏健康动态管理平台及远程睡眠健康动态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控、个性化分析和及时干预,为广大老年人、专慢病患者提供持续性、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党委副书记、院长牛远杰研发“海河·优医”大语言模型——国际首台智能泌尿外科机器人,助力精准诊疗,实现高效语音交互、扫描报告采集和智能生成电子病历,显著提升诊疗效率。
04智慧医疗与精细化管理,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积极构建“天总大脑”智慧管理平台,“三位一体”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建立数据驱动、管理协同、智慧决策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智能高效、数据互通、协同共享。
05互联网医院多学科诊疗、生命全周期管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医院网上诊疗突破106万人次,医保移动支付在全国排名第一,共授牌25家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105个专病管理服务团队上线,荣获第八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卓越案例奖”,获批天津市互联网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获批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应用场景5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始终坚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
勇争先、善作为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