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等临床医技科室通力合作在体外膜肺氧合(VA-ECMO)生命支持下,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再创“心”奇迹。
心力衰竭命悬一线
77岁高龄的患者张大爷(化名),因呼吸困难到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振文诊断张大爷患有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随即将患者收住我院,并安排手术治疗。
全力以赴共克难关
临床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通常需要行开胸手术或者微创手术治疗,而张大爷已77岁高龄,心脏功能极差,射血分数只有20%,如进行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预后不良的风险极高。即使是微创手术(TAVR)过程中的操作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猝死等风险,因此给手术及麻醉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振文团队紧急启动我院MDT会诊医疗程序,召集重症医学科主任谢克亮、副主任彭民,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杜鑫、麻醉科主任于泳浩、副主任刘刚等专家共同讨论手术方案。经相关科室会诊专家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辅助下的TAVR手术,目的是通过人工心肺支持技术,保证患者围术期呼吸、循环稳定,充分保障患者重要脏器氧供,以免术中意外发生。
手术顺利再创“心”奇迹
在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5小时成功撤离ECMO辅助,术后20小时脱机拔管,术后2天转出重症医学科,术后15天顺利出院。目前,张大爷恢复良好,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杜鑫利用食道超声监测术中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瓣膜释放情况
▲术中血管造影显示确认瓣膜位置及功能良好,无瓣周瘘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TAVR的适应症包括: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有胸痛、晕厥、心衰症状;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外科术后人工生物瓣退化。手术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而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常见的有传导阻滞、瓣周瘘和动脉穿刺伤,所以在术前应该详细的评估手术风险,实施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协作,事先制定周密的诊治计划。
ECMO辅助TAVR手术的优势
1、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2、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3、缓解术后并发症:缓解术后血流动力学失衡、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降低术后死亡率。
ECMO辅助TAVR手术在治疗高危患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手术方式开展的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此次VA-ECMO辅助下TAVR手术的成功实施是通过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发挥多科室自身优势,精准化协作治疗,做到无缝衔接才得以实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不断强化多学科协同作战、发挥MDT优势,优化患者就诊服务体验、改善整体接诊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