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临床科室  >  中医科  >  荣誉展示

荣誉展示

2018-12-19 11:05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是天津市中医事业的发源地,于 1954 年由杨达夫先生创建,历经几代中医科人的不懈努力,几经风雨,逐渐发展、壮大,目前中医特色浓厚,临床专科齐全,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是天津市大型综合医院唯一一家中医科类别最全、保留中医特色病房的中医科室。

  1954 年,新中国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开始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取消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天津市和全国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期间,个体行医、私人诊所、私人药铺等具有明显私有制色彩的医疗行为被明令禁止。为规范医疗秩序,国家先后 2 次举办中医行医资格考试,未通过考试者取消行医资格,通过考试的中医师被安排到医院工作。当时,天津市绝大部分通过国家中医行医资格考试的中医师都被安排到总医院工作,如天津中医泰斗杨达夫、陆观虎、董晓初、邢锡波等,还有天津第一神针之称的刘云鹤以及 10 余岁即悬壶津门的青年医师王士相、赵恩俭。天津八大名医半数会聚于总医院,使总医院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设立中医科的综合性医院。

  1954 年应天津市卫生局聘请,任中医科主任,在西医同道协助下,组建天津市立总医院(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前身)中医科,总医院成为新中国第一家成立中医病房的医院,当时有床位 32 张,赵恩俭医师成为全国第一位中医总住院医师(科住院)。

  杨达夫带领全科同志,制定中医病历书写要求及各项工作制度,被许多兄弟单位借鉴。1958 年,杨达夫领导的中医科受到了中央卫生部的嘉奖。当年党号召西医学习中医,杨达夫受党政领导委托,指导“西学中”的同志以中医的“温病学说”治疗急性传染病等和开展“中西医综合治疗病房”,以后一直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当时,总医院中医科为天津市中医药学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1956 年,天津中医学院成立,中医科顾问陆观虎调任中医学院院长、邢锡波调任中医学院教务长;1958 年,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立,董晓初调任该院内科主任;1959 年,第一医院中医科成立,从科室中抽调杨浩观医师担任该院中医科主任;1962 年,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从中医科选调江积善、李今垣医师;1963 年,南开医院中医科成立,赵恩俭医师被委以重任,担任南开医院中医科主任和急腹症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吴咸中),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使天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基地。这些专家和学者为天津市培养出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这些人才现在大都成为天津中医界的知名专家、院士、研究生导师。可以说,总医院中医科为天津中医药学的兴旺发达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留在中医科的众多中青年中医骨干亦成为天津中医药学的大家,其中包括四级中医刘云鹤、七级中医阎伯五、八级中医田效成以及青年医师王士相、梁宝玺、刘润波,使得总医院中医科的医疗技术在天津市首屈一指。1962 年,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六级中医张延召自愿放弃科主任的职务,申请调入总医院中医科担任针灸师。

  从那时起,中医科的技术力量就在全天津市综合性医院中名列前茅,杨达夫主任一生继先人之业而有所光大,为后学之楷模而不自矜,堪为中医现代化之先驱者,一代宗师。“文化大革命”后,中医科元气大伤,许多专家遭到迫害,杨达夫主任、张延召、田效成医师相继病故,阎伯五主任被迫害致死,使中医科发展暂时处于低潮。

  1968—1986 年,王士相成为中医科第二任主任。王士相是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首批认定全国 500 名被继承学术经验的中医药学专家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任天津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医学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委员和《天津中医》编委。

  当时,医务人员严重短缺,文化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均较低,王士相主任深知任重而道远,为了培养中医科的科研骨干力量,使中医科迅速崛起,积极组织中老年中医成立六个专业组,并负责指导内分泌组对甲亢、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席汉氏病的中医理论和治疗研究。1972 年,王士相主任将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经效方剂,赠献给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组,该组 1972 年始以汤剂进行观察,至 1980 年与药厂合作制成丸剂,命名为“七消丸”,经该组专人十多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后正式投产。

  1982 年,中医科成立中医儿科专业组,儿科组主要成员包括丁秀雯、唐方、程秉钧、朱学意等医师。此后,中医儿科专科成为科室门诊的主要特色,唐方成为后来天津地区中医儿科的名医。当时,全国中医教材严重短缺,在王士相主任的带领下,讲稿几经修改并整理成册,始名《祖国医学基础》,于 1961 年经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上报卫生部。1970 年参加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医学院主持的《中医简易教材》编写工作,主编临床部分,其中儿科部分为其专撰。1973 年,参加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内科学》的部分编写工作;1979 年,参加朱宪彝主编的《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部分中医内容的编写工作;1982 年,参加石毓澍、马腾骧主编的《临床肾脏病学》的中医部分的编写工作。

  1985 年,曲竹秋主任接任中医科主任和中医教研室主任。曲竹秋主任 1977 年被评为“天津市先进教师”,1989 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津市卫生行业优秀工作者”称号,1994 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

  整顿医风先进工作者”, 1995 年天津市为其颁发了“‘八五’立功奖章”,还多次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曲竹秋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把中医科建成医、教、研的基地,设床位 40 余张,设立内、外、妇、儿、针灸、推拿等专科。为了适应临床及科研需要,1983 年组建中医内分泌专科,开设糖尿病、甲亢等专科门诊,为中医研究内分泌疾病建立了医、教、研基地。为构建学科理论和框架,不断完善中医内分泌学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在曲竹秋主任的带领下,主编了《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一书。1991 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硕士点在中医科成立。1996 年,中医科开始承担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的外教工作,是当时总医院承担此项工作的少数科室之一。1999 年,创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博士点。

  1996—1999 年,曲竹秋主任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科委课题“糖尿停治疗 2 型糖尿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该项研究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她博采众长,在多年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制定了痛风宁、痛肾宁等中药复方,探索了一条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肾损害的新途径。

  2001—2013 年,唐方教授任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唐方教授为博士、硕士生导师,为天津市名中医,拥有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还任天津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分会副主委,天津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天津中西医结合儿科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药杂志》《天津医药》编委,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本科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主编;并主攻中医儿科、脾胃病、消化病中药药理学研究,承担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消化系中药药理项目多项;还是天津市消化系中药药理研究领域专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当时科室有床位 24 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增强科室的竞争力,唐方主任更加注重人才与能力的培养。采用专科临证医学的系统学习与传统传、帮、带专业素质教学方式相结合,并组织青年医师进行西医内科培训、外语培训、住院医师培训,以适应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中医科医师还承担七年制本科、护理系本科、医学传媒本科、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本科及国际学院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优质的教学工作多次受到医院的表彰。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在唐方主任的带领下,2003 年完成五年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学》编写,已完成 3 次印刷;2004 年由科里任课教师编写国际学院中医英文教材,一直沿用至今。

在医疗方面,唐方主任领导全科医务人员坚守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学优势、开设专科门诊,具体措施:在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专业水平的同时,要求副高以上专业人员以研究生学习阶段主攻方向为中心,每人突出 2 项专长,此项措施带动了医院工作的开展,年门诊量 7 万余人次,居全市综合医院首位、全国前列,入院患者中药使用率大于 95%,并于 2007 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科室门诊专科各具特色、协调发展:唐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陈津生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届全国名老中医带徒”老师,2004 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 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医药治疗各种肿瘤的专家;宋巧梅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专家;李宝丽主任成为消化系统疾病及妇科疾病的专家;谢肆聪主任擅长针灸治疗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并在全院的英语演讲比赛中成绩突出,2006 年赴英国公派留学半年。

  作为天津市中医重点科研基地之一,具有以消化系疾病、内分泌、免疫疾患为主攻方向的二级中药药理学研究室。至 2013 年,先后培养医学硕、博士研究生 50 余名,为祖国各地输送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承担部、市、局各级课题 20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

  经过四代中医科人的艰苦努力,总医院中医科学科发展及影响力居天津市综合医院中医工作之首,为后续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 年始,刘宝山主任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主攻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十一五”科技支撑分中心项目 1 项,主研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12 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 1 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发表论著 50 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 16 人。刘宝山主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来就诊的血液病患者遍布天津市内和其他多省市。

  刘宝山担任中医科主任后,始终坚持以临床研究为科室发展根基,继续保留中医中药专科专病特色发展,设有中医病房与中医内科、儿科、妇科、外科、针灸科、按摩科门诊,开设血液、肝肾、内分泌、老年病、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皮肤、儿科、妇科等专科门诊,并通过网络宣传增加科室知名度,严苏纯主任、刘宝山主任、姚凯副主任医师等长期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讲座,进行中医药相关知识普及,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 39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7 人、副高级职称 7 人,科室年门诊量 15 万余人次,在总医院名列前茅;科室有床位 24 张,年收治患者 600 余人次,患者以老年病、血液系统疾病为主,中医中药辅以西医治疗,专科特色更加浓厚。2013 年,中医科获批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确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为发展方向,以老年血液病为龙头,带动老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展。中医科系统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开展骨髓穿刺、活检、腰穿、鞘注等技术及免疫细胞治疗技术。2015 年,总医院对中医科病房、门诊进行改造,改造后医疗设施齐备、就医环境更加明亮舒适。姜昕担任中医科科护士长,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坚持整体护理,患者满意度 98% 以上,保持中医科 10 余年零事故、零纠纷,并于 2015 年底获“优秀护士长”提名。

  中医科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科“中医学”、国际学院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并承担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2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4 名;作为主编单位主持了五年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学》的编写。

  为了推动中医科科研进步,刘宝山主任指导并鼓励青年医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2016 年刘蓉副主任医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1 项,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层次。

  中医科高度重视医联体工作,于 2014 年 12 月和 2015 年 8 月分别派专家到汉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中医科坐诊,受到了患者的好评。